项目类别: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分类:中医学
项目负责人:卞华
主要成员:徐国昌、张超云、黄显章、叶松山、毛秉豫、郝鹏飞、魏小萌、杨雷、胡久略、齐静、张翠月、马长德、陈冬玲、郭华林、石景洋、马长德、王延柯、李晶、陈冬玲、李忠、刘银伟、谢东霞、唐学敏、焦河玲、史马广寒、张雪鹏、侯俊然、陈志国、范迎、袁敏、杨淑慧、王华、郅琳、张培华、韩立、王旭
一、建设目标
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进一步加强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按学校新时期事业发展及长远发展规划,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条件;争创高水平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提高实验中心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全校乃至全省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作用,使中心成为我校实践应用性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建设过程及措施
(一)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 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进一步加强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按学校新时期事业发展及长远发展规划,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条件;争创高水平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提高实验中心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全校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作用,使中心成为我校实践应用性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教学改革思路
依托教改环境,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突出创新素质培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注重规范化管理。
(3) 教学改革方案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
①深化改革,强化实验中心职能,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②整合实验项目,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开放实验建设
③突出重点,为创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打好基础
④健全队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
⑤建立健全中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2.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1)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实验内容的类同性、仪器的通用性、手段的相关性,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块:①机能学实验模块: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方剂学等。②形态学实验模块:包括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实验课。③细胞与分子医学实验模块: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实验课。④临床技能实训模块: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课、中医外科学、内科学、西医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等。⑤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以我院南阳市张仲景方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成立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基地。
该实验课程体系体现综合化,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基础医学的实验技术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增强创新意识,为他们今后在医学及相关学科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体系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在设计上,本着从易到难,由基础实验到综合实验,再到设计实验的原则,使技术性、综合性、探索创新性的实验融合在一起,力求培养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比例,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结合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申报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实验中心原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18个,通过建设,现增加到55个,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开设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43.6%。
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
(2)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4)加强实验课成绩的考核
实验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能够更好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学生实验技能和知识的一套全新的、多元评价方案。实验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实验考试两种方式,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组成,实验考核根据课程性质采用实验操作考试或笔试。以便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仅仅考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此外,对于在实验过程中有创新思路和方法的学生,在实验总成绩中给予加分的奖励。
4.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1)项目开出率及实验教学情况
①中心承担全院《中医诊断学实验》、《针灸推拿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实验》等20多门实验课程,开设实验项目数120多项,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开出率为98%。
②学校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满意率评价。学生在校园网上以不记名方式提交评价结果。三年来,学生对每一位实验教师都进行了评价,很满意率和满意率超过90%。
(2)验证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课程比例
在本实验中心所承担的实验课程中,验证性实验课程占实验项目总数的56.4%,综合性实验项目占实验项目总数的40%,设计性实验项目占3.6%。
(3)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及成果
学生运用本中心实验平台,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或参加教师科研工作中去,先后发表论文十多篇,获得各级奖近10项。
(4)中心人员承担的教改项目及获奖情况
中心人员承担的教改项目28项,如“应用型本科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教育厅立项;获奖各级奖项11项。详见附件1及佐证材料。
(5)中心人员发表的教改论文及出版著作情况
三年来,中心人员发表教改论文16篇,出版著作13部。详见附件3、附件4。
(二)实验教学队伍
三年来,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目前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相对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
1.中心管理队伍:学校任命实验中心主任1名,全面负责实验中心的管理工作。各级实验室主任7名,分别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实验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实验教师队伍:目前,中心已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素质高、教学效果良好的实验教师队伍,由理论课老师与专职实验教师组成。现有专职实验教师7人,兼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8人,硕士18人。
(三)设备与环境
实验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资助,少部分来源于科研经费的支持,主要用于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改善。三年来学校经费投入经费500多万元。
(四)管理模式
1.实验中心建制
中心由校、院两级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现设中心主任一名,全面主持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各级实验室负责人6人,由实验室教师兼任,负责统一管理所属各实验室的人员、经费、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维护和运转,组织和管理所属范围内的各项教学活动,并对中心主任负责。
由各实验室主任和相关人员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进行项目申报,中心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配有完备的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制度。
2.管理制度
根据中心建设与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发展的需要,为保证中心工作的正常秩序,保障各类人员和仪器设备高效运行,中心完善各种制度10多项。(详见本中心网站http:// zyy.nyist.edu.cn )。使工作和责任更有针对性,使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此外还有实验室工作日志、开放实验登记、安全检查记录、贵重仪器使用记录等。
实验教学中心对教师的考核,是根据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以实际工作表现和工作量为依据,按德、能、勤、绩四个部分,每年一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交学校人事部门备案。
3.信息平台的建设
实验中心根据中心的建设目标,经过几年的运作,本中心建立了网站,网址:http:// zyy.nyist.edu.cn ),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所需的电子实验教程、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等。实验中心也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添加网站资源,本中心除了将部分实验项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外,还购买了部分教学光盘和录相带,供实验教学使用。
三、建设成果
(一)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培养了实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改造了实验室环境,加强了硬件建设,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实验效果,具有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教学改革项目
三年来,中心人员承担的教改项目30项;获奖各级奖项11项。部分项目如下:
1. 应用型本科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教育厅.2012.卞华
2.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河南省教育厅.2012.雷旋
3. 中医院校西医诊断学临床技能训练模式研究. 河南省科技厅.2010. 石景洋
4. 中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南阳理工学院.2011.卞华
5. 护理本科生临床学习环境与临床实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2012.程琳
6.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2009. 石景洋
7.中医诊断实训室舌图谱的设计制作创意. 南阳理工学院.2010. 石景洋
8. 中医专业《生理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 南阳理工学院.2010.侯俊然
9.案例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阳理工学院.2010. 张雪鹏
10.中医内科学临床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南阳理工学院.2010.魏小萌
11.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 南阳理工学院.2011.叶松山
12.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过程考核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2012. 雷旋.
13. 中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南阳理工学院. 2013. 张超云.
(三)科研项目
三年来,中心人员承担各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项目43项。部分科研项目如下:
1.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温阳化浊通络方干预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73627),2013年.卞华
2.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PKD-AP-1/C-Jun-MMPs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73372),2011年.毛秉豫.
3.益气化瘀通络中药组方促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02791),2012年.杨雷.
4.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有效成分及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32102310172),2013年.卞华
5. 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症TGF-β1/Smads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编号:122300410223). 2012年.卞华.
6. 解毒活血滋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部位群及机理研究.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2102310167). 2010年. 卞华.
7.复方芩艾汤拮抗I型食物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2010C360002). 2010年. 卞华.
8.伏牛山区地道药材杜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部位(群)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河南省科技厅.2012年.黄显章.
9.二陈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化痰功效的分子机理研究. 河南省科技厅(编号:132102310173).2013年.张超云.
10.芪参益气滴丸在心肌梗塞二级预防中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河南省科技厅. 2011年. 毛秉豫.
11.桂枝茯苓丸有效部位群对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河南省科技厅. 2011. 毛秉豫.
12. 河南汉族成人掌纹、指纹纹型分析.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2012年.徐国昌.
13. 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炎性反应信号传导影响. 河南省教育厅. 2012.胡久略.
(四)发表论文
三年来,中心人员发表教改、科研论文约106篇(第一作者)。部分论文如下:
1.不同专业药理学双语教学比较与分析. 卫生职业教育.2012.王华.
2.结核分枝杆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案例作用. 卫生职业教育.2012.陈志国
3. 浅析肺卫 肌表 毛窍与汗法 .四川中医.2012.刘银伟.
4. 简释“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河南中医. 2012. 刘银伟.
5. 中医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中医学报. 2011.石景洋.
6.《伤寒学》模拟病案教学中模拟病案设计原则浅析.中医学报.2010.张晓芬.
7.浅谈《伤寒杂病论》的学习思路.光明中医.2012.刘银伟.
8.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杨雷.
9.河南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杨雷.
10.运用中医内科病案教学提高学生诊疗能力. 中医教育.2010. 谢东霞.
11.模拟教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谢东霞.
12.心肺复苏模拟教学改革. 教师. 2010.李忠.
13. 河南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分析. 解剖学杂志.2012. 徐国昌.
14.中医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留学生人体形态学教学方法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2011. 徐国昌.
15. 补肾活血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RANL/OPG表达的影响. 新中医(中文核心).2012.第一.卞华.
16.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2. 卞华.
17.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硬皮病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和TGF-β1表达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1. 卞华 .
18. 辽宁汉族人群5个mini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中国法医学杂志(中文核心).2012. 徐国昌.
19. 河南汉族人群头部7项长度指标及身高相关性研究. 解剖学报(中文
核心). 2012. 徐国昌.
20. 联合偶合概率与似然比率在炭化骨骼个人识别中的计算及分析. 2012. 徐国昌.
21. 烧骨DNA提取与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2. 徐国昌.
22.加味四物汤对阴虚阳亢高血压病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文核心).2010. 毛秉豫.
23.加味四物汤对SHR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2010. 毛秉豫.
24.加味四物汤降压作用及对左室肥厚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2010. 毛秉豫.
25.参芪益气滴丸对心梗左室重构的影响.中医杂志(中文核心).2011. 毛秉豫.
26.基于光学、电子显微镜图像的烧骨组织学变化特征. 解剖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2.徐国昌.
27.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的影响.中医杂志(中文核心).2012.石景洋.
28.安宫牛黄丸治疗中属性高热37例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2.石景洋.
29. 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张翠月.
30. 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卞华.
31白虎承气汤解热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筛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2013.张超云.
32. 丹参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中文核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毛秉豫.
33.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经验.中医杂志(中文核心).2013.唐学敏.
34. 从脾辨治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2013.张翠月.
35. 河南汉族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中文核心).2013.范迎.
36. 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重庆医学(中文核心).2013. 范迎.
37. 河南汉族成人耳部生物学形态的横断面调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文核心).2013.杨雷.
38. 河南汉族指纹纹型研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文核心).2013.范迎.
39. 河南乡村汉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中文核心).2013.侯俊然.
40.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PKD1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中文核心).2013.杨雷.
41. 黄芪提取物对乳鼠肥大心肌细胞PKD1 mRNA 表达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3.杨雷.
42. 黄芪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中文核心). 2013.杨雷.
43. 临床遣药组方的思考. 时珍国医国药(中文核心). 2013.谢东霞.
44. 南阳市艾滋病患者中医药治疗的现状及需求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文核心). 2013. 范迎.
45灵芝合剂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中医杂志(中文核心).2013.唐学敏.
46南阳市城乡40 岁以上汉族人群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国老年病学杂志(中文核心).2013.徐国昌.
47.治疗老年痴呆病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核心).2013.石景洋.
(五)出版教材
三年来,中心人员作为主编正式出版教材20余部,部分教材如下。
1. 郭华林. 中医实验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2.郭华林. 内科学技能训练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3. 石景洋.中西医标准化病人培训教材—中医学概论. 2012.
4. 徐国昌.中西医标准化病人培训教材—西医学概论. 2012.
5. 卞华.伤寒杂病论. 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6. 胡久略. 临床仲景方剂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7. 张翠月.中医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
8.中医学专业实验指导书.自编.2013.
9.护理学专业实验指导书. 自编.2013.
(六)获奖及专利
三年来,中心人员获得各级奖项21项,发明专利3个。部分获奖及专利如下:
1. 滋阴解毒通络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 河南中医药科学技术
成果一等奖. 2012年.卞华.
2. 逍海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南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2年,张翠月.
3.扶正抗瘤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南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焦河玲
4.张仲景文献库的开发利用研究.河南省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 2012.刘银伟
5.中药现代应用频次研究. 河南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2012.黄显章.
6.急诊医学实习医师临床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一等奖.2012.郭华林
7.诊断学临床技能训练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南阳理工学院.2011.二等奖. 郭华林.
8. 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91 0307406.3)2012.石景洋.283
9.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ZL 2011 1 0102256.X).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郭华林
10. 一种多功能拐杖(专利号:ZL 2011 2 0182699.X).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2.郭华林.
《中医学教学实验中心》项目组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