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2007、2009、2012、2014、2016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南阳理工学院护理学专业于2012年、2014年、2016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现予以简要说明:
2012年,本着以“拓宽专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体现专业课程整体优化”的原则,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护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修改,强化了临床教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订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经过两年的具体实践,同时依据南阳理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我们对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课程;把《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课程整合为《护士人文修养》一门课程,同时前移至第二学期,使学生更早接触专业课程;同时把临床见习实习由2012版的29学分变动为58学分,突出了临床教学的重要性。
2016年,依据南阳理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遵循 “OBE”(从人才培养目标回溯设计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理念和供给侧改革的工作思路,我们对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构建“突出护理、注重实践、加强人文、体现整体”的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中医特色,增加中医特色课程及学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对部分通识平台课程模块进行了调整,如《护理英语Ⅰ》和《护理英语Ⅱ》代替原来的《大学英语的Ⅲ》和《大学英语的Ⅳ》,课时由原来的每学期64学时调整为每学期32学时。《大学语文》调整为《大学生口语表达与应用文写作》,增加《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时,由原来的各8学时增加到各24学时;专业平台课程模块如《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在保证原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同时,增加两周的《内科护理学见习》和《外科护理见习》,妇、儿科护理学增加1周《妇儿科护理见习》;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医护理方向增加了《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养生与食疗》等课程及1周的《中医护理学见习》,另外,在第一、二、三学期增加了寒暑假《预学习》,并把《护士人文修养》前移至第一学期,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临床,并在实习前进行一周的《岗前三基培训》,使学生提前做好实习准备。毕业前进行《护士资格考试培训(含临床综合技能考核)》4周,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临床适应能力。
|
2012 |
2014 |
2016 |
学分 |
174 |
203 |
204(专升本99) |
教学时数和毕业要求学时 |
2352+61周 |
2320+61周 |
2400+62周 |
理论和实践环节比例 |
61.5:38.5 |
57:43 |
55:45 |
课程模块 |
通识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
通识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
通识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